文化中心展出旅法畫家陳錫灝40餘幅作品 重現大火前巴黎聖母院

休閒消費

發布時間: 2019/05/11 00:33

最後更新: 2019/05/13 09:52

分享:

分享:

陳鍚灝大膽採用黃、藍配色,描繪巴黎聖母院背面的美態。(陳偉英攝)

上月法國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,屋頂和高塔被燒毀,短期內難恢復原貌。在尖沙咀文化中心舉行的《採風無復計東西》畫展,便展出旅居巴黎畫家陳錫灝40多幅油畫作品,包括多幅聖母院大火前的畫作,讓市民透過畫家的筆觸,重溫聖母院不同角度的美態。

尖沙咀文化中心於5月10日至13日舉行《採風無復計東西》畫展,展出旅居巴黎畫家陳錫灝40多幅油畫作品。(陳偉英攝)

展覽會由香港無限畫會與法國五月藝術節聯合策劃,5月10日至13日於文化中心大堂舉行。畫家陳錫灝於1945年出生,5歲隨父母來港,大學到台灣修讀建築,畢業後獲聘至法國負責古堡保育工作,期間考取法國建築師資格,自此旅居巴黎40餘年,曾參與羅浮宮擴建工程,連法國前總統希拉克的私人青銅器收藏館,也是由他設計。

陳鍚灝大膽採用黃、藍配色,描繪巴黎聖母院背面的美態。(陳偉英攝)

展覽焦點包括多幅作品聖母院大火前的畫作,大膽採用黃、藍配色,突出教堂背面、側面等角度的美態,藉此向聖母院致敬。他又翻查史料,以現代人角度繪畫1930年代維多利亞港景色,表現出昔日香港靜中帶動的氛圍,與現今繁亂的都市環境作對比。

陳錫灝僅靠翻查史料繪畫出1930年代維多利亞港景色,表現出昔日香港靜中帶動的氛圍。(陳偉英攝)

此外,今次展覽有不少作品以「屋簷」為主題,展現巴黎、香港、麗江等等城市面貌,

一個屋頂代表一個家,屋頂下的故事才是內容,好少人用這角度描寫景象。

他希望透過繪畫「採風」,記錄地方的民俗與民情。